深圳“灵渠”计划取得初步成果

2024-01-28 新闻中心

  “深圳市面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组织‘灵渠’计划,已开展企业质量管理与合规培训10余场,覆盖企业超1150家,形成一批制造业企业质量创新典型案例,助力30余家公司实现降本增效超过3000万元;面向移动电源产业开展‘灵渠’计划,已开展质量技术、管理和制度培训近10场,现场问诊服务企业200余家,约50家企业质量安全问题清零。‘灵渠’计划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这是近日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的一组数据。

  2023年4月11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启动“灵渠”计划,探索以高效协同为主要特征的QI(质量基础设施)赋能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和质量两大体系的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有效组合,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据了解,“灵渠”计划构想始于2022年5月。“该计划以秦代建设的国家级基建工程‘灵渠’为名,意在以小切口助推大变化,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与质量赋能供给的衔接,打破产业部门和质量部门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分隔,实现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的融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灵渠”计划从两个方向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一是以解决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为导向,从产品、企业、产业自下而上进行整治规范,提供政策和技术帮扶,该提升行动自下而上、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以打促建、打扶并举,代号“虎啸”。二是以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从产业、企业、产品等处着手,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帮扶,该提升行动自上而下、统揽全局,精准定位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予以帮扶,代号“鹰扬”。其中,“虎啸”质量整治提升行动以移动电源产业作为试点,“鹰扬”质量帮扶提升行动以医疗器械产业作为试点。

  据介绍,“灵渠”计划落地的基础,是要探索建立权威的产业质量提升效能评价制度,构建高效的“产业所需、QI所能、效果可测”的QI赋能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模式。为了在短时间内打好基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了系列创新举措。

  以供需协同为目标,推动产业和质量互促升级。“灵渠”计划要实现高效协同,首先要将质量技术供给方主导的技术思维,转变为产业需求方主导的市场思维。为此,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产业协会找准产业需求,通过消费组织找准消费需求,并以满足需求为目标,通过质量组织聚合质量技术要素综合施策、精准赋能。在医疗器械产业质量提升试点中,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深圳市质量协会和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找准产业需求和痛点。比如,在医疗器械产业中,因为部分加工件设计规格不统一,无法成为标准件,导致质量不稳定、机加工资源分散、加工能力不够、采购价格偏高等系列问题都会存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质量技术机构、机加工公司、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联合建立非标机械零件加工信息平台,制定工艺流程、材质、加工精度等标准,形成机加件尺寸大小行业全覆盖、设备能力单轴到六轴全覆盖、1000台以上机加数字控制机床的非标机加服务能力,实现一批医疗器械非标机加件标准供应,提升了产品稳定性和质量控制水平。

  以聚能协同为方法,促进质量技术要素融合聚力。该局以重点项目牵引,产生“链主”聚合质量技术要素,形成质量技术服务链。在“灵渠”计划试点中,该局汇总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正选数据中心、相关行业协会及该局相关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场监管所等各方的数据,建立深圳市移动电源生产企业基础质量档案,并根据产业需求聚合标准、检测、认证、质量管理等质量技术要素,形成服务链条综合赋能格局。在此过程中,该局通过确立“生产企业监督抽查合格率从70%上升到90%以上”等硬指标和目标,反向推动了参与各方真正用心协同,形成叠加效应。

  以层级协同为手段,实现从产业链、企业到产品的整体质量效益最优化。在“灵渠”计划实施过程中,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设计了覆盖生产全过程的研发设计、原材料控制、生产的全部过程管理、出厂检测、仓储等各环节的企业自查表,帮企业建立和完善覆盖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联合行业协会和技术机构,对本土企业的上游供应商进行实体考察,建立优质供应商名录和优质供应商评价标准。其间,该局面向麦科田、华大智造、科曼医疗等10余家有较高质量管理上的水准的重点企业,安排专家组开展“一企一策”专班服务,帮企业在全链条质量管理中解决关键节点的质量技术问题,实现整体质量收益达1000万元。

  此外,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深圳市质量协会等一批行业组织,以跨界协同为追求,打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共同体。其间,该局根据项目的不同特性,灵活确定质量提升行动的主攻部门和配合部门,取得良好效果。比如,由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建立“一门一网”医疗器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由深圳市质量协会、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在平台中提供产品检验检测、标准转换等咨询辅导服务,支持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编制医疗器械产品快速注册工作指引,助力企业产品注册工作“一次做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