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板材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8 投资者关系

  公司所属行业为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

  2023年,全球钢铁市场低迷,钢铁行业运行环境严峻,行业水平持续走低,总体呈现“供给弹性大,需求恢复慢”的发展形势,钢材出口增长和国内制造业用钢需求上升成为支撑钢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建筑业用钢需求收缩成为消费量减少的重要的因素,进口矿价同比虽然会降低,囿于美元升值的影响,钢企成本重心实际下移幅度小于钢价降幅,行业整体利润同比下降,效益指标均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

  在“双碳”目标和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共同影响下,中国钢铁行业正经历深刻的供需结构调整。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攻坚阶段,同时也是 2035远大目标积淀蓄势的关键时期,钢铁行业供给端预期变化不大,需求端有望温和复苏,“板强长弱”格局或将延续,同时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国内钢铁企业将面临“行业绿色化、产品高端化、流程智慧化”等一系列挑战与机遇,国内钢铁行业也将迎来三个时期共存的局面,即“供给平台期、需求调整期、盈利分化期”。面对这些挑战,钢铁行业将面临着必要的调整和应对措施,企业要更看重提高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同时也加强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寻求新的增长点,应在规模基础上聚焦做强,深耕业务基本盘,以技术创新夯实产品核心竞争力,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高效化、智能化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体业务有钢铁冶炼、压延加工、发电、煤化工、特钢棒材、铁路、进出口贸易、科研、产品营销售卖等,引入世界先进装备技术对钢铁主业实施装备升级改造,基本建成了精品钢材基地,形成了60多个品种、7500多个规格的产品系列,高的附加价值和高技术上的含金量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汽车表面板、家电板、石油管线钢、集装箱板、船板等主流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学工业、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交通、建筑装潢和金属制作的产品等领域,并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采购模式:公司采购模式包括国内采购和国外采购,国内物资采购模式为协同采购、统一招标(公开、邀请)、询比、竞价、谈判等方式来进行。国外物资采购通过长协采购、直接采购、公开和邀请招标、询比价、竞谈、磋商采购等模式进行,主要由本钢国贸公司代理。

  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分为内销和外销,内销主要以期货销售为主,销售渠道以直供、流通及工程为主,按月提前组织合同订单,按合同订单组织生产。根据不一样的地区,不同渠道,不一样的行业特点,推行期货后结算、一厂一策、指数定价等多种价格政策销售方式;外销则是由本钢国贸公司代理公司的出口业务,并由公司支付代理费用。

  公司聚焦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全面落实鞍钢集团“7531”战略目标和本钢集团“1357”工作指导方针,历经了改革的深化、市场的淬炼,深入推动精益管理、极致效率提升、对标降本、核心品牌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凝聚了全体干部员工“引领新本钢、支撑新鞍钢”的强大能量。建立以全面预算和计划值管理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销售为龙头,以财务为核心、以对标为抓手、以强力推进汽车板“一贯制”管理为统领的经营管控模型。坚定战略定力,强化“销研产”联动,大力推动全流程质量“一贯制”管理,以用户为中心、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强化产业链生态圈建设,打造汽车钢品牌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牢固树立“向改革要效益,靠改革促振兴”的责任意识,坚持创新驱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提高新质生产力。坚持“人才兴企”战略,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加大选人、育人力度,推进组织绩效“四三转换”模式,深化人才赋能企业发展。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推进产业数字化,集聚转型动力,加快打造“以汽车板为引领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板材基地和国内一流优特钢基地”步伐,取得来之不易的生产经营和企业改革业绩。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和“精品+服务”的发展模式,以建设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板材基地、国内一流特钢基地和综合服务商为战略目标,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围绕提质增效、品种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及智能制造等方面,创新经营管理思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1.生产制造能力。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坚定汽车钢引领发展的战略定力,按照“市场先行、研发跟进、现场随动”的原则,坚持“改革+精益”“数字+科技”四轮驱动。抓住市场机遇,产线与市场高效协同,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强化对标降本持续提升。深化对标降本专项工作,外部对指标、对方法、对差异,内部找问题、找潜力、找措施,抓全员、抓基础、抓落实,力争主要产品制造成本、加工成本跑赢行业。

  2.装备改造升级。2023年公司下达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8.71亿元。实施了储一煤场环保改造、储二煤场环保改造、板材炼铁总厂铁前集控、板材能源集控、冷轧总厂一冷轧主体改造工程、炼钢厂1#2#3#7#转炉新建三次除尘系统、板材炼铁总厂脱硫废液制酸等重点项目为代表的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储一煤场环保改造、储二煤场环保改造等项目已投产运行。

  3.新产品开发能力。成功开发新产品41个牌号,其中36个牌号实现市场销售。2000mm宽幅薄规格罐体钢,实现国内首发。开发镀锌高强QP980+Z,使公司第三代汽车用钢家族再添一员。以18CrNiMo7-6为代表的特钢产品,填补本钢空白。开发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DH780,加大了热镀锌双相钢及衍生产品布局。开发 800MPa级承重梁用 BGJTM800L,实现批量供货。供印度高表面质量涂层制管用钢 IS2062 E250A/BR,实现国内独家供货。孕育首发产品,完成Delta-TRIP780实验室研究及高强高疲劳性能轮辋用钢BG650LW工业化试制。

  4.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校企合作,与东北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数字化”研发与“信息情报”平台建设,为企业科研工作智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签订对外技术合作项目 21项,促进高校院所成熟科技成果向企业移植。标准方面:主持完成国家标准2项,参与完成行业标准1项,参与完成团体标准3项。起草企业标准94项。知识产权方面:受理专利数量353件,其中海外专利受理6件;授权专利数量184件,其中发明专利82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荣誉称号。科技成果方面: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14项,其中《第三代超大输量低温高压管线用钢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获得冶金科技进步特等奖,《基于预氧化技术的集约型超高强镀锌双相钢系列产品开发》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汽车用超高强薄钢板激光焊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高品质热镀锌双相钢》荣获中国汽车轻量化设计大赛一等奖,《热冲压钢系列化产品开发》项目被“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先导技术先进材料领域收录。

  5.绿色发展能力。按国家及辽宁省对钢铁行业和地方超低排放的政策要求,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依托专业规划研究机构,编制了环保提升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通过清洁生产、三废治理、环保管理、“AAA”级景区花园式工厂建设等全方位绿色化提升,实现环境质量社区化。力争2025年末实现超低排,将公司打造成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生态钢厂”。

  6.智能制造能力。2023年已开展板材铁前集控、板材能源集控、板材智慧料场建设等智能化改造。紧跟大数据时代企业发展的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十四五规划核心指标为指引,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等“四化”指标建设,生产单元重点区域产线%,生产执行系统建设覆盖率达到100%,3D岗位换人率、四化产线及四化工厂的建设完成率提升30%。

  2023年公司首次实现生产纪录全面突破,生铁成本跑赢行业。全年生铁产量1041.2万吨,同比增加40.92万吨,打破历史纪录;粗钢产量 1128.1万吨,同比增加72.9万吨,打破历史纪录;热轧板产量1042万吨,同比增加65.74万吨,打破历史纪录;冷轧板产量538.1万吨,特钢材产量51.1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回顾全年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极致效率为目标,创造生产经营新业绩。构筑全工序拉动式生产模式,以极致效率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搭建界面清晰、流程明确的运行管控平台,铁、钢、材产量屡创新高。全年各产线多次刷新日产、月产纪录。全年累计发电33.42亿kWh,创历史新高。

  二、以降本创效为目标,深化系统挖潜。探索构建“全过程、全层级、全产业链”对标管理新模式。经营现金流有效保障,坚持紧跟税费优惠政策,惠企红利应享尽享。组建能源发展分公司,借助余热、余压发电、供热,享受退税优惠;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推进闲置资产合规处置。依托财务一体化核算系统的数据归集优势,推进税费政策创效和费用支出控制协同发力。

  三、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本钢质量、服务“七条铁律”,以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提升用户体验为准绳,以服务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建立主机厂定期走访机制,汽车钢产销两端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钢销量完成 268.39万吨,围绕主机厂保供,强化物流支撑作用,缩短汽车钢水运时间,创历史最好水平;主机厂合同交付率同比提高13%。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增强企业竞争力。全面推行专业化整合、主辅分离、全员岗位绩效等措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释放内在潜能。坚持培育创新文化,获得鞍钢以上级别奖项8项,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获奖等级实现新突破。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第三代镀锌高强钢 QP980+Z、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 DH780、风电齿轮用钢18CrNiMo7-6填补了本钢空白;高强高疲劳轮辋用钢BG650LW在法国试制成功,实现了宽幅薄规格罐体钢在国内的首发。全年成功开发新产品26个,实现市场销售24个。本钢浦项成功入围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名单,成功入选“辽宁省质量标杆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标杆示范效果持续增强。本钢板材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荣誉,实现“零突破”。

  五、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为要务,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突破。建立精益管理推进模式,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为要务,集聚转型动力,以标杆培育为抓手,即时奖励为保障,效益提升为目标,鼓励全员参与和自主改善,推进精益育人的模式创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32项超低排项目按期投运。推进“花园式”工厂建设,提前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揭牌运营。强化重点节能项目管控,吨钢综合能耗创历史新低。推进汽车钢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推进产业数字化,能源集控、三冷集控、铁前集控和智慧料场投入运行、创效优化。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的关键之年,也是本钢板材深化改革、强链补链、提档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年。当前,钢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和颠覆性的变革,行业消费需求不足,企业利润持续下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力优化政策搭配,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信心。公司作为鞍钢集团以精品板材为主导的上市公司,我们要朝着迈向国内汽车钢“第一方阵”的目标,进一步做优做强汽车钢品牌,提升核心产品影响力和企业盈利能力。

  2024年公司生产经营总方针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在构建“改革+精益”“数字+科技”的发展新格局中担当好排头兵、主力军。

  2024年生产经营目标:力争完成生铁1033万吨,粗钢1115万吨,热轧板1046万吨,冷轧板666万吨,特钢材45.8万吨,安全生产实现“三为零”。

  俄乌战争、巴以冲突持续,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出口环境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国内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总体偏弱,供大于需的市场格局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国内钢铁布局优化调整加速,钢铁企业战略重组持续推进,国内稳增长财政、金融等宏观政策变化将对钢铁行业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国家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研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政策研究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二是抢抓宏观政策调整发展机遇,及时优化调整战略规划,聚焦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精品等关键领域,坚持极致思维,深化精益运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打造更多比较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球铁矿石供应垄断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国内铁矿石需求对外依存度高,煤、焦等战略资源短板明显,我国钢铁行业“基石计划”实施时间短,钢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较弱。矿石、煤焦黑色系资源金融属性增强,国内外游资投机炒作频繁。节能减排政策持续深化,上游煤焦企业产能受限,内外部多种因素导致原燃料价格高位波动频繁,原燃料价格及安全保供风险增加。

  应对措施:一是坚持“预测式”经营采购理念,加强原燃料供给和市场需求分析研判,构建原燃料采购模型,科学把控采购时机,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二是加强原燃料供应战略合作,巩固拓展国内原燃料采购渠道,深度聚合原燃料资源,加快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供应链安全保障格局,提升规模采购价格优势;三是优化生产炉料结构,调整原燃料采购结构,合理控制原燃料库存,有效减少原燃料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降低原燃料成本。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环保部门持续增加对钢铁行业污染治理的监管力度,钢铁企业环保投入和运行成本升高,钢铁企业将面临日益递增的环保治理压力。

  应对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即通过装备节能环保升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污染物综合治理,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二是积极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和生命周期评价,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三是加强现有环保设备设施的运维和标准化操作管控,重点强化对大气污染源的监控力度;四是以建设“AAA”级景区花园式工厂为抓手,倾力改善厂区环境。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